看懂民調》7成3民眾滿意「行人專用時相」 學者:名稱太艱澀

《匯流新聞網》公布基隆交通市政民調,結果顯示五大政策均有過半民眾滿意,「1200 月票」亦獲七成民眾肯定。學者表示,從民調新聞稿判斷,有些題目的用字過於艱澀;月票政策也涉及到其他縣市與中央部會,未必與基隆市政完全相關。

【民調摘要】

《匯流新聞網》於 5 月 18 日公布「基隆市人本交通施政滿意度」,詢問民眾對基隆相關交通政策的看法與滿意度。其中包括綠色斑馬線、行人專用時相、騎樓綠腳丫、通勤客運與定期月票等政策。

▲ 行人專用時相的政策滿意度。(圖/翻攝匯流新聞網)

調查結果發現,各項政策的滿意度均高達 6 成,研究結果認為這些政策的成果「深獲市民肯定」,其中綠色斑馬線的滿意度最高,高達 80.5%。

【專家分析】

本次〈看懂民調〉專欄,邀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教授莊伯仲,解讀民調的五大爭點,並進行詳細解析。

編按:本民調執行單位《匯流新聞網》,已針對本文專家提及的五大爭點提出回應,為平衡報導,編輯特將回應全文以「延伸閱讀」形式刊登於文末。(5/31 14:00 更新)

爭點一:部分題目用字過於艱澀

詢問民眾對於某項政策是否滿意,這是很常見的民調問題,某方面也可以傳達出某些層面的民意。不過,既然要問到各種人,那用字就要能夠讓大家看懂,也就是說,淺顯易懂的題目,能夠讓任何人都能輕鬆作答。

不過,民調裡面的有些政策的用字太過艱澀,可能會影響受訪者作答。舉例來說,民調詢問民眾對於「行人專用時相」的政策滿意度——這個東西,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行人專用號誌」。

▲ 位於基隆的行人專用時相。(圖/示意畫面;翻攝聯合報)

「專用時相」是這個號誌的正式名稱沒錯,但多數的人可能比較習慣稱呼為「專用號誌」, 若民調題目沒有解釋清楚,就可能造成民眾不甚熟悉、造成結果不盡理想。因此,若題目僅包含一種說法,建議可將非正式說法跟正式名稱並陳,讓最多數的民眾理解。

爭點二:僅有滿意、不滿意選項可選?

這份民調算是典型的「地方宣傳手法」之一,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政策的能見度,達到宣傳的效果,因此這些問題通常都會趨於正面。

通常,我們在詢問民眾的滿意度、認同度時,會採用五分制或七分制的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列出「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也不反對、反對、非常反對」等選項,目的就在於讓受測者指出自己對這項陳述的認同程度。換句話說,不只是可以知道認同的方向,更可以知道其認同的強度。

舉例來說,在 2018 年同婚合法化前,許多民調多是反對者大於支持者,就人數來看是反對>支持;不過,若加上每個人的認同強度來看,多數反對者可能只是稍微反對、但支持者是強烈贊成,以社會影響力來看,後者的影響力跟強度就會比較強。

▲ 左方的結果僅能看到滿意、不滿意、無明確意見的比例,不確定是否有李克特量表選項。(圖/翻攝匯流新聞網)

不過綜觀這幾題的調查結果,不論是綠色斑馬線、騎樓綠腳丫,或是定期月票,都只看到滿意、不滿意,以及無明確意見這三種結果,令人好奇,在詢問民眾時是否僅有這三個選項可選?

這樣的調查方式,可能會讓一道問題被二分化,會讓問卷無法呈現民眾對政策的滿意程度,只能夠簡單比大小,對於解讀而言就會有些受限。

爭點三:部分政策不一定與基隆市政有關

這份民調一共詢問了六項與基隆有關的政策滿意度,分別是:綠色斑馬線、行人專用時相、騎樓綠腳丫、基隆市國道通勤客運、基北北桃 1200 都會定期票,以及基隆市 288 定期月票。

▲ 基隆市民對於 1200 月票政策滿意,但不一定完全跟基隆市政相關。(圖/翻攝匯流新聞網)

但這邊要注意的是,這些政策並非所有都只跟基隆市有關。舉例來說,基隆市國道通勤客運,也會和往返的縣市、以及中央主管單位(高公局)有關;1200 月票更牽涉到四個縣市和中央行政院。

可能有些民眾對 1200 月票滿意,但他滿意的部分是「可以免費搭機捷」,那就不宜直接跟基隆市政劃上等號。

爭點四:行動電話如何對戶籍抽樣?

我們常說「結果固然重要、但調查的過程更重要」。根據《匯流新聞網》的內文顯示,這次的電話調查是採用市內電話、行動電話同步進行抽樣,調查對象為戶籍在基隆市,年滿18歲的一般民眾。

此處可以點出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行動電話的抽樣,要如何能夠調查到基隆的設籍者?

市話之所以可以調查特定地區民眾,是因為有區碼進行識別,行動電話則沒有;或是透過其他技術(例如:與電信業者合作,透過基地台確定定位)來確定受訪者位置並判定戶籍;又或者是土法煉鋼直接撥電話確認?這一點有待民調公司更詳盡的解說。

▲ 民調抽樣是一門學問。(圖/示意畫面)

第二個問題是:以「戶籍」作為調查對象的區分,是否恰當?

通常我們在做市政民調時,會以實際生活在此地的民眾為主。因為比起僅設籍基隆的民眾,在基隆生活、就學就業,或是在基隆租房子的民眾,他們對於政策的施行是更有感的。如果下次將調查對象改為「居住或設籍在基隆的居民」,或許能夠詢問到民眾對於政策更精確的感受。

爭點五:可問更多背景資訊、盼公布完整報告

這些政策的調查,相信對於基隆市政府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政策施行資訊。我常說「做民調很簡單,但解讀並不容易」,為了讓解讀貼近真實,我也會建議民調執行單位,可以詢問受訪者更詳細的背景資訊。

以本篇的主題「人本交通」來說,可以詢問受訪者平常如何通勤、是否有開車習慣、或是購買何種月票等,並透過政策題目進行交叉分析,就可以得到更詳盡的資料。

此外,這篇民調的圖檔都太過模糊,不僅題目文字看不清楚、表格交叉分析的數字更是無法判讀,這可能是網站的技術問題所致。如果民調單位願意公佈 PDF 檔的完整民調報告,就可以解決這一類的爭端。

【民調資訊】

  • 解讀日期:2024 年 5 月 21 日
  • 民調日期:2024 年 4 月 30 日至 5 月 1 日
  • 民調主題:基隆市人本交通市政滿意度(非正式民稱)
  • 報導機構:匯流新聞網、中嘉新聞網、中時新聞網
  • 執行機構:精確市場研究
  • 調查地區:戶籍在基隆市,年滿 18 歲的一般民眾
  • 樣本/誤差:1,072 份有效樣本,(市內電話 538 份、行動電話 534 份);在 95% 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 3.00% 以內

核稿/責任編輯:宋思彤

資料來源

謝國樑施政滿意破5成友善行人政策滿意高達6成 - 政治 - 中時 基隆行人友善! 謝國樑推人本交通獲肯定政策滿意度高於六成 【匯流民調縣市長施政滿意度系列】基隆市推動人本交通成果獲市民肯定各項政策滿意度均高於六成

延伸閱讀

匯流新聞網民調中心針對《全民查假會社》網站中莊伯仲教授對《匯流民調》基隆交通調查評論,回應如下:

  1. 對於「題目用詞過於艱澀」疑問,調查時文字並無艱澀,問的時侯訪員都有向受訪者清楚解釋調查專業用語的白話文涵義,受訪者都很清楚調查所問內容是什麼,公布時則以「專業用語」公布,避免造成外界誤解或質疑調查問卷設計不專業。

  2. 對於「選項僅有滿意,不滿意選項可選」疑問,調查問項問都是採用五點式李克特指標,滿意不滿意方向從非常滿意,還算滿意,不太滿意到非常不滿意,事後再合併指標,並沒有只有三個方向的問題。只是在報導呈現上採用問項合併處理,方便讀者閱讀。

  3. 針對「政策不ㄧ定跟基隆市政府有關」質疑,本調查問的是基隆交通有關議題,是站在基隆市民角度出發,瞭解市民對基隆相關交通的主觀感受,並非站在基隆市府角度,調查基隆市府推出的交通政策民眾看法,因此問卷設計時並未考慮相關政策是否是基隆市府推出。

  4. 針對「行動電話基隆抽樣」質疑,有關行動電話如何針對基隆抽樣,調查執行單位有其符合機率抽樣的專業,目前行動電話調查越來越普遍,透過行動電話調查補強年青人樣本已是常態,針對基隆進行抽樣技術上並不困難。

  5. 對於「戶籍做為調查對象是否洽當」,由於調查需要進行樣本母體代表性檢定與加權,目前內政部公布的母體資料就是以戶籍爲單位,因此在調查上必需以戶籍在基隆市的民眾為調查對象,方能在檢定與加權上符合學理要求。另若將對象改為「居住或戶籍」在基隆市的民眾 ,屬於調查中的「ㄧ題兩問」也違反了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並違反上述加權的學理依據。而從實務來看,非戶籍在基隆市的民眾,並無投票權,因此若併入相關人等意見,反而會誤判結果,失去調查報導監督基隆市政府施政的效用。

  6. 針對「可問更多背景資料」,由於瞭解相關受訪者更深入的背景,並非本次新聞專題報導的目的,本調查並非在做詳細的基隆交通施政的深入研究,而是民眾對基隆交通主觀態度的新聞專題報導,因此文中提出的受訪者背景,未被考慮。這部分若要深度探究應要求研究單位或主管機關編列預算進行深度研究,而非要求做新聞專題報導媒體擔負深度研究的責任。

  7. 有關「網路新聞報導圖檔模糊」,由於網路媒體受限於網速,通常解析度不會太高,避免讀者閱覽時增加網路成本,影響網速與瀏覽觀感。但本網對於「匯流民調」都有完整報告可供外界索取,建議未來其他媒體或學者若要評論本網民調,應「主動向本網索取完整報告」,並針對疑問向本網「瞭解調查全貌後,再行評論」,避免造成外界或讀者的誤會。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