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於 11 月 9 日公布「人民對憲政運作認知民調」,有 51% 民眾認為總統與立院多數最好是不同黨、亦有 77% 民眾贊成總統須向立院進行國情報告。學者表示,這類的「問事」民調較少見,必須將複雜的政治概念,用較為白話的語言解釋給受訪者,降低民眾的拒訪率。
【民調摘要】
2024 總統大選步步進逼,許多民調公司對總統及立委候選人進行民意調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憲法學會、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委託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進行「人民對憲政運作認知民意調查」,並於 11 月 4 日公布結果,有 51% 民眾認為「總統與立法院的多數立委最好是不同黨」,77.7% 民眾贊成「總統必須向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吿」。
▲ 立法院。(圖/翻攝央廣;示意畫面)
民調亦進行「全國不分區立委的政黨票」調查,國民黨的比例最高占 32.1%,民進黨居次為 25.4%,台灣民眾黨 18.2% 為第三名。
【專家分析】
本次〈看懂民調〉專欄,邀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解讀民調的三大討論點,並進行詳細解析。
爭點一:「問事」民調要如何讓民眾容易了解?
問卷中詢問民眾對一致性政府、聯合內閣、國情報告等概念,這些名詞對於一般來說不易理解。因此,這類「問事」的民調,特色就是需要將複雜的制度,設計成白話文的問卷讓訪員詢問,並讓受訪者理解。
所謂白話文,就是盡量不要有困難的專有名詞,且同時可以讓訪員用閩南話或客家話等民眾慣用語言讀題,例如:聯合內閣或一致性政府的觀念,要盡量用意思去解釋,減少直接問聯合內閣的概念。
▲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會談,提出「聯合內閣」概念。(圖/翻攝聯合新聞網)
爭點二:題幹設計如何提升民眾作答意願?
電話民調的最大特色,就是要以精簡、白話的方式讀題,甚至可以用受訪者慣用的語言進行,才能有效提升民眾的作答意願。
相反來說,如果問卷中的專有名詞太多、或是題目太長,會讓受訪者覺得難懂,進而造成「中途拒訪」的狀況,也就是受訪者本身有意願回答問卷,但可能因為題目不容易理解或太長而作罷。
根據民調報告顯示,本民調一共搜集了 1,068 份有效樣本,共接觸 5,473 位民眾,其中 3,933 位拒訪,拒訪率約為 22.73%。
爭點三:部分題目設計與概念釐清
這篇民調沒有詢問民眾「政黨偏好」的題目,反而問了「全國不分區立委的政黨票會投給哪一個政黨」,並將這題與其他題目做交叉分析。
「政黨偏好」與「全國不分區立委的政黨票會投給哪一個政黨」是不同概念,前者是選民對政黨的心理偏好,後者是投票行為,前者能幫助政黨評估「偏好自己政黨的民眾」會怎麼進行投票抉擇,後者則提供分裂投票分析的依據。
之後若進行同類型的民調,建議可以調整題目的詢問方式。
▲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圖/翻攝央廣)
另外,題目問到:「2024總統大選,若賴清德當選總統,但民進黨立法院席次沒有過半,是否贊成其循2000年扁政府模式,由民進黨政府主導組閣?」
這題比較可惜的是,沒有問「其他候選人」當選總統,且該候選人所屬政黨在立法院席次沒有過半的情況。若能詢問相關題目,民眾可以更理解「制衡觀」的概念,民調出來的結果或能更加完整。
【民調資訊】
-
解讀日期:2023 年 11 月 9日
-
民調日期:2023 年 10 月 22 日至 10 月 25 日
-
民調主題:人民對憲政運作認知民意調查
-
報導機構: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等
-
執行機構: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民意調查研究中心
-
調查地區:全國 22 縣市年滿 20 歲以上之一般民眾。
-
樣本/誤差:本調查樣本共完成 1,068 份,故在 95% 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不超過±3%。
資料來源
本民調是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以及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即為本基金會)合作發布。撰稿者亦為民調研討會之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