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粉專:7/10 至 7/19 備轉容量率皆達 8%-10%,確保最熱的時候,同樣穩定供電。」部分真實

爭議事件:經濟部宣稱「7/10 至 7/19 備轉容量率皆達 8%-10%,確保最熱的時候,同樣穩定供電。」

傳播時間:2023 年 7 月 21 日

消息來源:經濟部 Facebook 粉絲專頁

 

爭議內容:經濟部於臉書公布圖卡表示,台電利用「綠電 + 傳統機組調度」的做法,讓供電保持穩定,例如今年 7 月 10 日至 7 月 19 日間,備轉容量率皆達到 8-10% 以上,確保最熱的時候,同樣穩定供電。

重點摘要說明
經查核員逐日比對,經濟部聲稱之「日尖峰備轉容量率」數據,與台電官網公布的「備轉容量率」相符;然該數值僅考慮「用電量」,並未將「發電量」列出考量,恐無法反映台灣真實用電情況。
 

爭議點一、該數據是否為真?
經濟部宣稱,今年 7 月 10 日至 7 月 19 日間,不論日尖峰、夜尖峰的備轉容量率,都能維持在 8-10% 以上。查核員觀察經濟部繪製之圖表,發現「日尖峰備轉容量率」的最高與最低點,分別落在 7 月 15 日(22.4%)與 7 月 18 日(8.3%);「夜尖峰備轉容量率」的最高與最低點則為 7 月 11 日(13.8%)及 7 月 13 日(8.1%)。
 

以最高點、最低點為例,查核員實際進入台電官網之公開資訊「電力供需資訊」欄目進行比對,發現 7 月 15 日的備轉容量率為 22.44%、7 月 18 日為 8.25%,經四捨五入進位後,數值尚算相符。惟「備轉容量率」於台電官網僅公布每天的用電最高峰(通常是中午用電最高之時段),無法查證經濟部所謂「夜尖峰」之數值是否屬實。
經濟部臉書所公布之「日尖峰備轉容量率」數值與台電官網相符,「夜尖峰備轉容量率」無法查核。

爭議點二、該數據是否能反映真實用電、發電情況?
不過,台電官網所公布的「備轉容量率」,是否能夠即時反映國內的用電情況?
根據台電官網顯示,每日公布的備轉容量率全名為「預估尖峰備轉容量率」,計算方式是以「當日尖峰負載時刻」為計算基準。《中廣新聞網》提到,備轉容量率僅計算一天「用電量」最高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發電量」下降——對於太陽光電裝置容量超過 9,700 千瓩的台灣,恐怕無法反應日落後的用電情況。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認為,同為台電官網上公布的「使用率」,相較之下較能反映出當下的備轉容量率。他指出,台北市議員侯漢廷在臉書上公布的「備轉容量」,即是由當時的使用率回推(100%-使用率)得到的數值。
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補充,「使用率」公式為用電量除以供電能力,最後 × 100%;「備轉容量率」則是供電能力減掉用電量,再除以用電量後 × 100%,兩者換算下來會有 1%-2% 的差距。

不過,使用率在台電網站上屬於即時數據,並無法回頭檢閱,故無法查核侯漢廷臉書公布之數據是否為真。查核員實際查詢 8 月 1 日傍晚的使用率與備轉容量率之差距。結果發現當日公布之備轉容量率為 19.60%,使用率則為 87%(換算下來約為 13%),兩者皆落在綠燈區間,相差約 6 個百分點。

前述定義之「傍晚」,是以中央氣象局於當日公布之「臺北市日落時間」18:39 為基準,然各地日落時間均有差異,故查詢 18:50 的使用率數據較能反映太陽光電之供電情形。

結論:部分真實
經查核員逐日比對,經濟部聲稱之「日尖峰備轉容量率」數據,與台電官網公布的「備轉容量率」相符;惟該數值恐無法反映台灣部分時段之用電情況。經濟部與台電正研議採用「夜間備轉容量率」數值規劃電力,另有專家建議「備轉容量」應即時化,才能更符合台灣民眾的用電曲線。

資料來源

用電頻創高「備轉容量率」失真? 台電發聲
再生能源發電概況 - 台電官網
今日電力資訊 - 台電官網
【翻譯米糕】供電吃緊卻綠燈恆亮? 看懂台電預估、實際備轉容量差異
侯漢廷臉書
每日天文現象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