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居然也會被騙錢?假買家橫行,「金流認證」竟成詐騙陷阱!

 

文/林書立(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

在網路上刊登二手物品出售,除了清除自己不需要的物品,還可以順便清出自己的生活空間,額外又有一筆小額的收入,環保潮流當道,可以說是利己又立人的活動。

然而,近期居然開始吹起一股「假買家」浪潮!原本該收錢的賣家,被假買家引導去進行「金流認證」,反而帳戶內的錢被轉走,該收的錢沒收到,自己錢還被騙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假買家手法橫行,7 月報案數破 900 件

依據刑事局「打詐儀表板」的數據顯示,7 月「假買家、騙賣家」的詐騙手法報案數為 903 件、財損高達 9,261 萬元,相較於最高峰(去年 8 月)的 2,334 件、財損 2 億 6,365 萬元來說,已經略微降低,卻仍是僅此於網購詐欺、投資詐欺、假交友、假愛情以外的第五名。

 

▲ 今(2025)年 8 月,假買家騙賣家的案件數高居第四名,多為小額詐騙,但仍不容小覷。(圖/翻攝警政署網頁)

此外,這類詐騙的手法更是難以想像。詐團假藉「預防詐欺,人人有責」,要求被害人進行所謂的「金流認證」,假借正確的觀念、來引導民眾走入被詐欺的路途,甚至利用「第三方支付」綁走你的銀行帳戶。

當你準備把舊的手機或家電賣掉,於是把出售訊息貼到臉書的「Marketplace」交易市場,或是「舊物交易社團」,接下來可能就會收到化身為網友的「假買家」留言和私訊,並表明:希望跳脫現有平台、到另外一個知名賣場進行交易。

▲ 詐騙流程會從假買家、假電商客服,一路假冒到假金流客服,一步一步誘拐賣家上當。(圖/宋思彤製表)

 

然而,這卻可能是掉入詐騙陷阱的關鍵。

假買家引導脫離平台,一步步掉入陷阱

這位假買家可能會要求加入你的 LINE 帳號,然後要求你去知名電商平台開一個賣場,並進行金流認證。舉例來說,雙方可能約定透過最多人使用的「賣貨便」、「宅急便」或「新竹物流」平台交易,塑造安全可靠交易假象。

同時,假買家傳來一個連結,並要求先填寫資料,看起來就像真的電商平台網頁。然而,當您填完資料後,就會跳出視窗:「您是第一次使用,請聯繫客服人員,開通交易服務」,並附上 LINE 帳號的加入連結。

從這個步驟開始,就進入了整個詐騙流程的最核心。

化身為「客服人員」的假帳號,可能會取名為「7x11線上客服」,並逐步詢問資料是否正確,甚至要求您提供未來收款的銀行與帳號。完成後還會告訴您,必須再聯繫金流客服,才能匯入之後的款項。

接著,化身為「金流客服」的假帳號,再次確認個人資料以及銀行帳號,然後請你登入自己的網路銀行,並且給予指示進行操作。

▲ 誘導使用網路銀行 APP,讓自己的戶頭被掏空。(圖/翻攝 NowNews)

 

詐騙三部曲話術,逐步掏空你的帳戶!

談到錢、談到帳戶時,大家都會小心謹慎,但是假買家的詐騙三部曲,卻可能讓你誤入陷阱。以下利用詐團的「第一人稱」話術視角,帶您逐步拆解假買家的詐騙密碼!

第一步:請轉帳給某電商的戶頭,這不會真的轉帳,只是開通權限的操作 SOP,請在金額欄位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按下確認,結果真的顯示交易失敗,於是開始相信所謂的「金流客服」)

第二步:請您檢查餘額,確認金額並未轉出,並口頭或截圖回傳目前的帳面餘額。

 

▲ 詐騙流程會從假買家、假電商客服,一路假冒到假金流客服,一步一步誘拐賣家上當。(圖/宋思彤製表)

第三步:已經來到最後一步,請耐心完成開通權限。接著,請在金額欄輸入「金流客服」提供的六位數密碼,並按下轉帳給指定戶頭(心想最後一步了,前面都沒錯,但輸入後卻顯示轉帳成功?)

第三步的重複追殺:顯示轉帳成功可能是您操作錯誤,請在金額欄輸入另外一組六位數密碼,再次按下確認。

戶頭內的錢,很有可能被這樣逐步掏空!


核稿/責任編輯:宋思彤

資料來源

打詐儀表板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