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國家文化基金會政策中心5月29日公布2024總統大選民調,經媒體報導調查結果,指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三人參選下,賴清德以34%支持度領先侯友宜的23%和柯文哲23%。但如果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加入侯友宜或柯文哲個別陣營,則支持度都將逼近賴清德,郭將是左右2024總統大選的關鍵因素。調查也顯示有超過5成民眾不支持侯友宜落跑總統選舉、也有超過5成的民眾認為侯友宜應該辭去新北市長的職務。
學者指出,本案對「打侯」、「落跑市長」為中心概念的問題無法排除「戰術調查」、甚至假調查的存在,而極可能出於「機構因素」。而本案假設「郭台銘擔任侯友宜的副手」和「柯文哲擔任郭台銘的副手」進行支持度比較,可視為媒體炒話題,「談趣」意義高於「民意」,也屬於言論自由的一種,可一笑置之。
本次解讀民調報告如下:
解讀日期:2023年5月31日
民調日期:2023年5月22日至24日
民調主題:2024總統大選民調
報導機構:自由時報、yahoo新聞、Newtalk新聞、上報、民視新聞、放言、中評社
執行機構:正常國家文化基金會政策中心、大地民意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調查地區:全台各縣市
樣本/誤差:以全國為範圍的20歲以上成年人,有效樣本1082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9個百分點。
民調摘要:正常國家文化基金會政策中心29日公布2024總統大選民調結果。此民調由正常國家文化基金會政策中心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並委託大地民意研究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與統計分析。
調查結果指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三人參選下,賴清德以34%支持度領先侯友宜的23%和柯文哲23%。但如果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加入侯友宜或柯文哲個別陣營,則支持度都將逼近賴清德,郭將是左右2024總統大選的關鍵因素。調查也顯示有超過5成民眾不支持侯友宜落跑總統選舉、也有超過5成的民眾認為侯友宜應該辭去新北市長的職務。
爭點解讀:
一、此民調假設郭台銘擔任侯友宜的副手與賴清德對抗,在賴清德副手未公布前,此假設與比較結果是否有參考價值?
二、此民調假設柯文哲擔任郭台銘的副手,卻不是郭台銘擔任柯文哲的副手,此假設與比較結果是否有參考價值?
三、此民調對侯友宜選總統,以連任不到半年、應不應該辭去新北市長、是否應該捐出3,500萬元的選舉補助款等,詢問了多項政治議題,是否具誘導意圖?
四、此民調之數據造假疑點與違法之嫌。
專家分析: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前主任吳統雄解讀:
本案可稱「戰術民調」的示範。一般即使是「非隨機/非等機率」調查,也可以代表其真正訪問到的受訪者;但本案的一些「特殊數字」,必須把本案列入「待查證名單」。
本案無法脫離「資訊系統綁架困境」,其報告之「抽樣誤差」不僅是錯的,對採用替代樣本,而形成的非隨機/非等機率樣本而言,根本是無意義的(請參見2022.08.08《看懂民調》對「抽樣誤差」的解說)。而採用沒有因果關係的「加權法」,只是美化數字,可能反而擴大誤差(請參見2022.10.06《看懂民調》對「加權法」的解說)。
一般坊間調查均不能夠推論為代表全臺灣民眾的意見。但只要其樣本仍具分散性,只要沒有作假,可以代表所訪問到的樣本。唯本案是否能夠代表其宣稱的1082人?應再進一步查證。
一般坊間調查單獨閱讀,意義均有限,但只要不是故意的作假調查、或「戰術調查」(請參見2022.11.28《假民調的定義與來源》、2022.11.28《假民調的防治與超越》與2022.09.12《看懂民調》對戰術調查的解說),累積長期的「非隨機/非等機率」調查資料,加以「統合分析 meta-analysis」的觀念與技術,比較相似主題、執行期間相近的調查結果,再加上更多方位的知識與歷史經驗整合,仍然有可能觀察出一些真實趨勢。
爭點一、二合併解讀
作假調查是根本沒做、或以少報多、捏造數字。而「戰術調查」則是企圖扭曲,即俗稱的「帶風向」。
在調查4大程序;「抽樣、測量、訪問、分析」與行政作業中,都可以實現扭曲、「帶風向」的企圖。
而讀者較能夠發現與警覺的是「測量」、即問卷設計的命題(請參見2023.05.02《看懂民調》對測量工具的解說),與行政作業中是否存在「機構因素」(請參見2023.03.24《看懂民調》對「機構因素」的解說)。
「測量工具」可造成的效果甚多,而讀者最容易感受的是「直接詢問測量法四因素」(請參見2022.10.21/ 2023.01.05《看懂民調》對「直接詢問測量法四因素」的解說)。尤其觀察調查者是否遵守:「避用假設性條件句,慎用真實條件句」。
本案問「郭台銘擔任侯友宜的副手」,偏向假設條件。郭台銘其實自5月以來,已經一再公開否認會當別人的副手。當然,政治人物的話不可盡信。如果是對長期信守承諾的人作這種假設,就變成故意不實了。
本案問「柯文哲擔任郭台銘的副手」,由於各方資訊不明朗,如果視為「真實條件」,卻沒有問「郭台銘擔任柯文哲的副手」,違背「相同條件應並存律」,確實屬於設計不完整。
以上2題可視為媒體炒話題,「談趣」意義高於「民意」,也屬於言論自由的一種,可一笑置之。
爭點三解讀
本爭點反映無法排除「戰術調查」、甚至假調查的存在,而極可能出於「機構因素」。
民進黨早自去年起,就已公開「打侯」的主軸為以「落跑市長」為中心概念的各種議題,包括本案向媒體突顯的問題。
而具備「機構因素」,也就是並非中立的委託與執行民調機構,也已多次配合此「打侯主軸」,甚至把民進黨的文宣照抄,成為民調問題,是為非常明顯的「戰術調查」,如可列入「待觀察名單」的台灣民意基金會等。
本案的委託與執行機構,是否具備「機構因素」?
查「正常國家文化基金會」為民進黨籍、主導選舉提名的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所出資成立,董事包括貪腐犯罪定讞的民進黨前立委高志鵬,宣示「進口瘦肉精(即萊豬)的總統下臺」、及許多特色表現的民進黨立委陳亭妃…等。
而「大地民調公司」成立不滿2年(2022年01月),卻成為民進黨指定的3家民調公司之一,曾被民進黨基隆市議員張之豪質疑,是為民進黨內特定派系服務。
《Yahoo!新聞》曾有報導:「據綠營人士解讀,這3家民調公司屬性鮮明,有的甚至翻開公司董監事名單或地址一看,就知道背後老闆是誰,不外乎是挺副總統賴清德或前交通部長林佳龍。」
「機構因素」主要是指委託與執行民調機構,不過,媒體如果有很強的立場,或高層與某當事人有特殊交集,民調特定內容也會被選擇性突出或隱藏,「媒體因素」的效果也不小。
爭點四解讀
民進黨熱衷於「落跑市長」主軸,應基於打下曾一時風騷的韓國瑜。
韓國瑜的起伏實基於「53237選民結構」,選民中有完全基於顏色、意識型態投票的群體,也存在「可變群」「搖擺群」,會因為「人與形象」而投票。韓國瑜并非國民黨的典型形象,加上勤跑與快語,獲得後2群的青睞而當選。唯韓國瑜并不關注科學與分析,不知道自己的當選是「結構因素」、是「時勢造英雄」,而誤以為自己是天縱英才、是「英雄造時勢」,所以被捧他上天、相同的人打回凡間。
侯友宜與韓國瑜的境況完全不同。侯友宜已經做完一任了,臺灣政壇上做完一任後轉換跑道的所在多有,記錄上受到大型反制的並不多見。
本研究者的資料庫中,並沒有針對這個主題的特定資料,但以相關資料推估,只論意識型態、不論任何理由都「反侯」的約25%,而可能會受誘導資訊影響的「可變群」「搖擺群」,最多約20%;所以,可能會被「打侯主軸」影響的選民參數為 25%~45% 之間。
本專欄曾經提醒過:出現過高不合理的數字,就無法排除作假可能!
即使是「非隨機/非等機率」調查,有可能問到「反侯」高達、且正好過半的 51% 嗎?
這個數字的來源,有必要公開與被查證。
依據實證參數,謊言連續散布 8 個月以上,就有可能產生「曾子殺人」的效果,而連續散布2 年以上,就必然發生效果。即使效果的數字很小,但在極接近的競爭中,就會造成「極少數誤導絕大多數」的結局。
「戰術調查」尚可容忍,作假調查則已違反相關民法與選舉法規,唯始終無法定司法查證程序。
公部門的調查,依法必須透明化,雖然主動公布者不多,但依法還是可以查證。
私部門的調查,如果是要向大眾公布者,應也立法訂定透明法規。
資料來源
民調/賴清德領先侯友宜、柯P 逾5成民眾不挺侯落跑選總統
正國會民調:賴清德34%、侯友宜23%、柯文哲23% 郭台銘成關鍵因素
圖片來源:TVBS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