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播時間:2025 年 5 月 20 日
消息來源:Threads
爭議內容:網路流傳一段臺中市市長盧秀燕受訪的影片,內容為記者詢問盧秀燕,關於近期臺中某私立幼稚園發生的疑似性侵案。盧秀燕竟回應記者,「這個國家是吃飽太閒嗎?該做的事趕快做吧,不要再意識形態了」。
查核結論:錯誤
影片被惡意剪輯,非完整受訪過程,係被節錄的部分片段。該言論是盧秀燕回應「轉型正義、去除威權化」的回答,因記者提問的先後順序導致觀眾誤解。影片透過截取前後去脈絡化,造成問 A 答 B 的假象。
爭議點一:盧秀燕回答的「吃飽太閒」是什麼意思?
《全民查假會社》調查發現,該畫面是在 5 月 19 日拍攝,臺中市長盧秀燕出席「東豐快速道路跨越大甲溪斷橋合攏工程會勘」時的媒體聯訪畫面。查核員透過《自由時報》等媒體拍攝的片段,列出逐字稿,還原受訪過程。
記者 B:「市長,那麼西屯幼兒園的事情,有掌握到那個其他受害者⋯⋯」
盧秀燕:「不好意思⋯⋯哎,國家吃飽太閒嗎?該做的事情趕快做吧。經濟、國家的安全,人民的這些困難趕快解決,不要再意識形態了,謝謝。」
記者 B:「幼兒園加強管理的部分⋯⋯」
盧秀燕:「正在調查中,謝謝。」
▲臺中市長盧秀燕當日受訪畫面。(圖/翻攝自由時報)
根據新聞畫面,記者在詢問盧秀燕對「中正路改名」的看法時,她「嘆了口氣並暫停幾秒後」並回答不要在意識形態等語。其中,盧秀燕在嘆氣、暫停幾秒時,剛好有記者提問,關於臺中的幼稚園疑似性侵案。
基於提問的先後順序,盧秀燕係針對改路名議題表示,國家吃飽太閒,並接續就說,「還在調查中」。因此,盧秀燕的吃飽太閒言論,指的並不是女童性侵案,而是回應前一個問題。網傳影片截取中間片段,造成混淆。
《全民查假會社》實際致電台中市政府新聞局,也表示網傳影片遭到惡意剪輯,並在市政府官網以新聞稿方式進行澄清。
▲ 日前內政部宣布將加速推動轉型正義,並表示已經委託研究研擬方案,將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圖/翻攝台視新聞)
爭議點二:劉世芳點名台中市「轉型正義」太慢?
內政部近期發布新聞稿,指出目前的轉型正義進度。現行全臺列管威權象徵為塑像、遺像及命名空間(含道路、建築物等)共 941 筆的概況。
內政部長劉世芳在 5 月 19 日接受媒體訪問,除了說明目前的轉型處置概況外,還點名了中央的中國防部、教育部所屬單位;以及地方的臺北市、桃園市及臺中市,進度是較慢的,並表示「若經費困難內政部會協助」。
▲ 內政部長劉世芳受訪時表示,地方政府的威權象徵待處理件數,較集中於臺北市、桃園市及臺中市。(圖/翻攝 ETtoday 新聞雲)
查核員發現,內政部的統計資料中,臺南市的待處置數量為 2,實際上不只是將中正路改名,而是涵蓋政治威權色彩的道路、建築物及相關銅像等。
《全民查假會社》釐清相關資料與劉世芳的發言,發現劉世芳沒有單獨點名台中市,記者在詢問盧秀燕時亦未說明清楚。
更改路名部分,內政部指出,變更路名涉及當地居民權益廣泛,必須審慎處理。臺中市民政局也表示,因為街路更名涉及當地居民的戶籍、更換身分證件等相關資料,也涉及歷史記憶、民眾權益與地方認同,影響層面甚廣,目前就更改中正路名上無此規劃。
▲內政部統計「全國威權象徵」,在各轄管單位的處置情形。(圖/翻攝內政部;資料截至 4 月 30 日止)
查核結論:錯誤
影片被惡意剪輯,非完整受訪過程,係被節錄的部分片段。該言論是盧秀燕回應「轉型正義、去除威權化」的回答,因記者提問的先後順序導致觀眾誤解。影片透過截取前後去脈絡化,造成問 A 答 B 的假象。
查核記者:楊詠盛
核稿/責任編輯:宋思彤